看过记录 |

第608章 战长江,满清水师(1 / 2)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    清廷在长江以南的水师,勉强能够拿的上台面的,大概分为三部,无一例外的都是满人统领,汉军旗的人副之。

    这三部分,若是按着强弱来分,浙江台州的海防水师最强,毕竟人家是在海里搏命,不是池塘的虾可比,而且对面就是浙东复明势力的扛把子舟山鲁监国,没两把刷子,早就被舟山明军打掉了。

    次之就是满清太湖水师,这支人马原来是与吴日生、陈子龙在太湖上争雄,是攻破太湖水寨的主力,所以有一定战力。

    其统领为满洲镶黄旗梅勒额真萨哈尔察氏喀喀木,副统领为梁化凤,有大船两百艘船三百,战兵一万多人。

    最后的就是设于镇江的江防水师,这支人马原本是刘良佐、刘泽清得部明军水军收编过来,人数最多,实力最强,但是自从这支人马击败郑鸿逵后,便没打过仗,人马不停被当作陆师抽调,最后便只剩下了一副空架子,连五千人的定额,也被吃得只剩两千多老弱病残。

    这支人马的统领,依然是满洲镶黄旗的甲喇章京真瓜尔佳氏巴山,副统领是汉旗人管效忠。

    八月间,鲁监国进入长江,在金山寺遥祭孝陵后,江南大震,这等于是复明势力在宣告,迟早会回来,而且有能力回来,极大的振奋了江南复明志士的人心。

    清廷一方对此,极为警惕,洪承畴已经察觉到了江南一带汹涌的暗流。

    为了防备海寇再次鼓噪人心,同时也要保证漕运不被切断,江南的两大水师,太湖水师和江防水师都被放在了镇江。

    自从大运河开通后,北方,尤其是京师的粮食多是要依靠南方地区的产粮,利用大运河运送北上,一旦大运河被截断,北方只怕会陷入粮慌。

    虽北方经过十多年的战乱,人口减少近半,清廷也在着力恢复北方生产,但是这些年来北方天灾频发,加上八旗跑马圈地,北方依然十分纷乱。


    近期山东一带便因为天灾,清廷没有赈济,又闹起了榆园军,可见北方还是需要江南输血。

    洪承畴在江南备战,也需要清廷把兵器、铠甲、绿营、八旗调过江来。

    洪承畴抓紧备战,明军封锁长江的计划,也在紧锣密鼓的实行,几乎是洞庭水师顺江东下之时,长江口的浙系明军,借着风势,再次杨帆出发。

    烽火台是古代传递军情的重要手段,原来主要是为了防备北方游牧,长城一线发生敌情,则白天施烟,夜间火,台台相连,在极短的时间内,就能把消息从边疆传入帝国京师。

    之前是江西和湖广的明军,在前线修建烽火台,防备清兵突然入寇,现在是洪承畴在沿江设烽火台,他或许只是想早一知道明军水师的动向,但从这一变化,也可以看出来,明清双方的态势已经慢慢逆转。

    在一众清官站在江宁城头,看见一线的烽火时,镇江城外的江面上,已经炮火连天。

    鲁监国的水师战船,拥有大船五百艘,船百近百,兵员两万。

    清廷在镇江城中驻兵六千,城外水寨,有大战船六百多艘,兵员万二。

    黑夜中,双方不敢组织大规模的大战,清军水军窝在水寨中不敢出来,鲁监国一方派出仅有的两艘用于海战的一号福船,每船载二十八门重炮,炮击镇江城。

    明军大战船,并非每艘都按着水师的规制来装备火炮,事实是明军除了一部分船只装备了大炮之外,大部分都是兵船。

    清军一方也是如此,毕竟全部按照规矩来,清军也没有那么多火炮。

    这两艘一号福



第608章 战长江,满清水师  
甲申国变,天子殉国,吴三桂引清兵入关。此天下板荡,胡虏欲图神器之际,华夏大地岂无忠臣?青州城下虏兵围城,和托劝降曰:“王士衡,降了吧!战到此时,汝以尽力!”扬州孤城,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:“将军若降,可拜公侯也!”南京城内,钱谦益言:“今大势已去,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,士衡当知兴废,为自身计,不如早降,如此大官可得矣!”王彦怒曰:“此非汉家王朝更替,乃胡虏南侵,非亡国,乃亡天下也!吾士大夫,世受国恩,食朝廷之禄,行忠君之事,岂因个人生死,而无视衣冠存续耶?”南明风雨二十载,多少忠臣义士举家阖门而死。本书不YY不种马,带你回残酷的明末,去看那段血淋淋的历史书友群160522963 作品:  
类似:  巨门卷  收集末日  惊天剑帝  超级基因猎场  神道纵横异世  

加入书签

书页/目录

搜"崇祯十七年秋"
360搜"崇祯十七年秋"
语言选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