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千三百二十六章 先富起来得多交税(1 / 2)
不过基地内到处都还立着脚手架,很明显还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,相信周至在后世那些大基地里边能够见到的建筑与设施,这里迟早也会出现。
“那边山顶上是在修什么?”周至问道。
“水库。”
“啥?”周至以为自己没有听清。
“水库啊。”梁光平介绍道:“之所以选中这两个山谷,就是因为这里雨季水源相当充沛。为了解决旱季供水不足的问题,我们决定在山顶上建造两个水库,然后再利用山体落差与等高线平渠,实现自动灌溉功能。”
“牛!”周至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:“那也帮我们考察一下呗,看看我们联和乡上面的山谷里,是不是也有建造水库的条件。”
“不用想了。”梁光平摇头道:“联和乡的条件不适合,一旦建造水库的话,会把山体给泡松,现在你们的问题不是水少的问题,而是雨季水土流失严重,山体经常滑坡泥石流的问题。”
周至认真一想好像也对,联和乡的水资源,至少目前还是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。
“赤日爷爷造的那个‘过山龙’,当真科学。”刘洪涛说道:“将来如果有需要,可以开一条渠,将水库的水引到龙头那里的山塘里,同样可以实现水资源的调配,远比在联和乡再开个水库要实用和安全。”
周至一想也的确是这个道理:“赤日爷爷说种了苕子的地方,今年的水土基本都保住了,这个牧草的效果很好,我们明年准备扩种了。”
“这事儿也最好别急。”梁光平说道:“环境改造应该是一个逐步的过程,用那句著名的你们蜀中话来讲,就叫‘摸着石头过河’,咱们要每年评估环境对于改造的反馈,之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操作。”
“光平说得对。”刘洪涛也赞成:“如果过度引种,有可能造成资源的单一,进一步降低生物多样性,引发病虫害,最后可能造成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大崩溃,那样就得不偿失了。”
“前几年大兴安岭红松林松毛虫灾害就是个典型的例子,”梁光平说道:“这就是生物多样性过于单一,除了红松再没有别的林木,造成灾害一旦爆发就是全灭的下场,生态系统崩溃的后果十分可怕。”
“那我们几个乡的松林都是当年播种的云南松,是不是也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?”
“完全有可能。”梁光平说道:“因此对于你们几处山谷水源地保存下来的原生林,我建议纳入科研调查,然后从中挑选出可以扩繁的物种,进行边际引导性扩张,逐步加大原生林的面积。”
“至少也要有意地利用原生林,形成原生林带,利用具备生物多样性的原生林带将单一的人工林分割开,对虫害、病害等传播形成生物隔离。”
“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哈?原来你们已经有不少招了嘛!”周至诧异道。
“哈哈哈”梁光平对周至的说法感到有些好笑:“办法当然有很多啦,不过农技嘛,你现在也应该了解了,推广才是一个大问题。”
“的确,车厘子和摩洛哥石榴都来中国多少年了?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。”周至也只能摇头:“祖国大地上,还有许许多多的优良品种,不为当地人之外所知,要是啥时候国家来个农业大摸底就好了。”
“国家也不是不想吧?”刘洪涛说道:“主要还是经费的问题吧?现在这年头,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,先富起来的那部份人,都不是搞科研的。”
“这个倒是有个过程,只
第两千三百二十六章 先富起来得多交税